广西成人高考分站: 南宁 百色 北海 崇左 防城港 贵港 桂林 河池 贺州 来宾 柳州 钦州 梧州 玉林

政治首页 ->政治 -> 2018年成人高考函授专升本政治160条必备知识点

2018年成人高考函授专升本政治160条必备知识点

发布时间:2018-8-30 22:52:40 关注:
2018年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160条必备知识点01、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是:普遍与特殊的关系。02、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03、哲学上的两大基本派别是:唯物主义哲学和唯心主义哲学04

2018年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160条必备知识点




01、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是:普遍与特殊的关系。

02、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03、哲学上的两大基本派别是:唯物主义哲学和唯心主义哲学

04、唯心主义的基本形式是: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是:“心外无物”“存在就是被感知”等。

    客观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是:“理在事先”“绝对观念”是全部存在基础等。

05、唯物主义发展的三种历史形态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机械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当代辩证唯物主义

06、辩证法发展的三个历史阶段是:古代朴素辩证法、唯心主义辩证法、唯物辩证法

07、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阶级基础是: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自然科学前提是:19世纪上半叶的三大科学发现

    马克思主义哲学直接的理论来源是:德国古典哲学

08、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对象是:关于自然、社会、思维发展的最一般规律

09、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内容上实现的两个高度统一是:唯物论与辩证法的高度统一;

    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高度统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独创性的理论成果是:历史唯物主义

10、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征是:以实践为基础的革命性与阶级性相统一的无产阶级哲学。

而其最主要、最根本的理论特征是:实践性。

11、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是:坚持和发展

12、唯物论所要回答的问题是:世界的本质是什么的问题

    辩证法所要回答的问题是:世界的状况是怎样的问题

    认识论所要回答的问题是:人能否认识世界和怎样认识世界

13、把物质说成是某一种或某几种有形实体的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把物质说成是物质结构某一层次的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14、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是:运动性。

15、在五大物质运动形式中,最高级的形式是:社会运动

16、主张没有物质的运动的观点是:唯心论

    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必然导致:形而上学

17.、只承认静止不承认运动必然导致:形而上学不动论

18、只承认运动不承认静止必然导致:相对主义诡辩论

19、从意识的起源看,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在意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劳动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说明: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

    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说明: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

20、意识能动作用最重要的表现是:指导实践改造世界

    实现意识能动作用的唯一途径是:实践。   。

21、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物质性

22、想问题办事情的出发点应该是:一切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

23、正确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前提是:对客观规律的正确反映

24、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是两种对立的:发展观

    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分歧的焦点是:矛盾观点和否认矛盾观点的对立

25、唯物辩证法的两个总特征是:联系和发展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对立统一规律

26、联系的客观性原理的方法论意义在于:不能用主观臆想的联系代替客观真实的联系

    联系的普遍性原理的方法论意义在于:不能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

    联系的多样性原理的方法论意义在于: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联系的系统性原理的方法论意义在于:要用整体的观点看问题

27、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28、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状态和形式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29、矛盾的基本属性是:斗争性和同一性

    矛盾问题的精髓是:共性与个性、绝对与相对

    认识事物的基础和解决矛盾的关键在于:认识矛盾的特殊性

    马克思主义最本质的东西,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0、量变和质变的根本区别是;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的范围

31、辩证的否定观与形而上学的否定观的区别首先在于是否承认: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

辩证的否定观的实质是:扬弃

32、认识论上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是:唯物主义反映论和唯心主义先验论

    唯物主义反映论的认识路线是“从物到感觉和思想”

    唯心主义先验论的认识路线是“从思想和感觉到物”

33、认识的主体与客体之间最基本的关系是:实践关系

34、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35、实践的基本特征是: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社会历史性

36、实践的基本形式是:生产实践、社会实践、科学实验。其中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

     生产实践。

37、一切真知都是从直接经验发源的。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是:“源”和“流”的关系。

38、感性认识的三种形式是:感觉、知觉和表象。 感性认识的特点是:直接性和形象性

    理性认识的三种形式是:概念、判断和推理。 理性认识的特点是:间接性和抽象性

39、承认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这是:认识论中的唯物论

    承认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这是:认识论中的辩证法。

    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统一,会导致经验论和唯理论

40、认识运动的总规律表明:人类认识过程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

4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在真理观上的对立表现在是否承认:真理具有客观性。

    真理的根本属性就是:客观性。

42、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在真理观上的对立表现在是否承认:真理是发展的

    真理是发展的是指:没有最后的、终极的真理,任何真理都是一个不断从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发展的过程。

    真理的重要属性就是:二重性。割裂二者的统一会导致: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

43、真理是一元的,是指在同一条件下对同一对象:正确的认识只有一个

44、实践之所以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因为它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直接现实性的活动。

45、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

46、真理与谬误总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这是:真理发展的规律

47、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它是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标准

48、唯心史观的两个根本缺陷是:不懂得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不懂得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49、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物质资料的生产

50、在社会存在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物质资料生产方式

    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可以加速或延缓社会发展,但不能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与更替

51、在社会意识中居于核心地位的是:社会意识形态

52、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最突出的表现是: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53、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根本对立在于是否承认: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在任何时候,人民群众的主体始终是:劳动群众

    党的群众路线的根本出发点和核心内容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

54、历史人物可以加速或延缓社会发展,但不能改变:社会发展的总趋势。

    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由:社会基本矛盾决定的。

55、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是:生产力

    生产力的实体性要素是: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

    生产力的非实体性要素是:教育、科学技术、管理

56、在生产力中起决定作用的是:劳动者

    生产力发展水平高低的主要标志是:生产工具

    在当代社会,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生产力反映了物质资料生产中: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57、生产关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方面是:所有制关系

    生产关系反映了物质资料生产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在全部人类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是:社会生产关系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59、生产方式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

    社会形态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

60、判断一种生产关系是否先进的根本标志是看:促进还是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我国进行经济体制改革是根据: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

    我国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是根据: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发展状况的规律

61、社会政治结构的核心是:国家政权

    国家的起源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国家的本质是:阶级压迫的暴力工具

    国体与政体的关系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62、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阶级斗争

    在阶级斗争的各种基本形式中,具有决定意义的是:政治斗争.

    在阶级社会中,社会形态更替的决定性环节是:社会革命

63、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是物质生产、精神生产和人自身生产的统一。

64、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同自然界一样,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历史过程

    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同自然界不同,社会历史是有目的、有意识的人所参与的活动,这说明:社会发展的规律必须通过人的自觉活动才能实现。

65、人类社会生活的本质既不是神创的,也不是自然决定的,而是:实践的。

66、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通常区分为五种基本的社会形态: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五种社会形态的更替,体现了社会发展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过程。其中每一社会形态的更替,都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

67、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不断地从低级到高级向前发展的。人类社会发展的道路既有统一性,又有多样性,它体现了社会发展中共性与个性的统一,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68、毛泽东指出,解决中国一切革命问题的最基本的根据是:认清中国社会的特殊国情

69、标志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开端的不平等条约是:南京条约

标志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基本形成的不平等条约是,辛丑条约

70、近代中国之所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其根本原因在于:帝国主义的入侵

71、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最主要的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72、在近代中国,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辛亥革命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中国人民革命运动屡次失败的根本原因是:缺乏先进阶级和科学理论的指导

73、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五四运动

    中国工人阶级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是在:五四运动

74、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开始得到真正的传播是在:十月革命以后

    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必然性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

75、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反帝反封建民主革命纲领的党的会议是:中共二大

    第一次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科学概念的文章是:《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76、第一个提出“毛泽东思想”准确概念的是:王稼祥

    把毛泽东思想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中共七大

    标志着毛泽东思想基本形成的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道路理论的提出,

    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实事求是  

    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77、第一次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命题的会议是:党的六届六中全会

    中国共产党人第一篇反对教条主义的重要文献是:《反对本本主义》

    毛泽东精辟论述“实事求是”原则的著作是:《改造我们的学习》

78、毛泽东完整地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著作是;《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

    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核心是:无产阶级领导

    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是:农民问题

    在中国近代民族民主革命中起主力军作用的是:农民阶级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区别是革命的:领导者不同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

79、毛泽东首次公开使用“人民民主专政”的概念的文章是:《将革命进行到底》

    我国人民民主专政政权的组织形式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931年中国共产党在江西瑞金建立的第一个工农民主政权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80、1928年12月,中国共产党颁布的第一部土地法是:《井冈上土地法》。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实行的土地政策是:减租减息

    解放战争时期,把减租减息政策改为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的政策性文件是:《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又称《五四指示》

81、新民主主义文化同旧民主主义文化相区别的主要标志是:是否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指导

82、标志中国革命由国民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历史性转变的会议是:八七会议

    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和创建人民军队开始于:南昌起义   

83、中国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中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中国共产党建立的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井冈山根据地

    “工农武装割据”的基本内容是:土地革命

84、中国革命斗争的主要形式是:武装斗争

    中国革命的特点和优点是: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

    中国武装斗争的实质是: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农民战争

85、人民军队建设的最根本原则是:党指挥枪

    人民军队的性质是;“执行革命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

    人民军队的唯一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人民军队三大任务是:战斗队,工作队、生产队。

86、在革命统一战线的两个联盟中,基本的、主要的联盟是:劳动阶级之间联盟

    统一战线的根本问题是:领导权问题

    党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

    策略总方针是: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

    对资产阶级实行的策略方针是:又联合又斗争

    对顽固派作斗争的策略方针是:有理、有利、有节

87、中国共产党党的建设的显著特点和最主要经验是:着重从思想上建党

    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组织原则是:民主集中制

    中国共产党的三大优良作风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

    毛泽东首次提出中国共产党的三大优良作风的文章是:《论联合政府》

    毛泽东首次提出执政党建设问题的会议是:七届二中全会

88、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是: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89、我党提出把工作重点由乡村转移到城市的会议是:七届二中全会

90、新民主主义经济的领导力量是:国营经济

    新民主主义社会属于:社会主义范畴

    我国新民主主义社会的重要特点是:过渡性

91、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标志是: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

    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92、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所指的过渡时期是: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93、1953年至1956年国内的主要矛盾是:工人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

94、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指出我国工人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属于:人民内部矛盾

95、我党对待官僚资本和民族资本采取的政策分别是:没收、和平赎买

    在社会主义改造中,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的基本途径是:国家资本主义

    在社会主义改造中,对农业和手工业改造的基本道路是:合作化

    我国对农业和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方针是: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

96、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的主要标志是: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完成

    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党的中心任务是: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97、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国内政治生活的主题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98、毛泽东提出社会主义基本矛盾学说的文章是:《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99、毛泽东正式向全党全国提出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文章是:《论十大关系》

100、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

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邓小平理论和毛泽东思想之间的关系是:继承和发展关系

101、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是:时代主题的转换和新技术革命浪潮的兴起

    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实践基础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历史依据是:中国和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

102、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在:党的十五大

     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在:党的十六大

     把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明确概括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写进党章,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在:党的十七大

103、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是:始终做到“三个代表”

104、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

105、第一次明确提出科学发展观是在: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106、邓小平理论的主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题是:“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科学发展观的主题是:“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107、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108、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109、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是: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社会主义的原则,第一是发展生产,第二是共同致富。”

     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是:共同富裕,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110、在“三个有利于”标准中,最根本的是:生产力标准

111、首次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概念的是在:1981年6月,《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基本形成的标志是在:党的十三大

112、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时间跨度是指:从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

     现阶段我国最大的实际是: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113、党的十三大明确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其中;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

     坚持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114、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115、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改革

116、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改革的性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117、新时期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

118、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我国的对外开放的发展战略是:分步骤、多层次、逐步推进

     我国的对外开放格局是: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

     我国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最基本形式是:对外贸易。

119、我国制定“三步走”发展战略的基本依据是:我国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党的十六大提出的20世纪前20年的奋斗目标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120、邓小平指出: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靠自己发展

     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发展

121、1995年全国科学技术大会提出了:科教兴国战略

     我国实现民族振兴的基石是:教育

12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确立我国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依据是: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国情

123、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公有制

     我国现阶段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

124、国有经济对经济发展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控制力上。

125、我国现阶段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126、党的十五大指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

     我国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的主要方向是:股份制

     以劳动联合和资本联合为主的股份合作制经济的性质属于:集体经济

127、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我国社会主义的一个伟大创举是:把社会主义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

     计划和市场是:社会资源配置的两种方式。

128、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体是:企业

     社会主义市场体系应该是: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129.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原则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社会:公有制范围内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原则

     党的十五大报告第一次肯定了:按生产要素分配

130、正确处理部分先富与共同富裕关系的原则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社会保障制度的根本目标是:满足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

131、十七大报告要求,采取各种措施,实现国民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

     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最关键的就是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132、党的十七大指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十二五”时期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133、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134、党的十七大第一次提出文明发展的新概念是:生态文明

135、党的十六大第一次提出文明发展的新概念是:政治文明   

13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基本特征是: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其中:

    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的根本保证是:党的领导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本质要求是:人民当家作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基本方略是:依法治国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

137、我国的国体是:人民民主专政。

     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新出现的民主政治制度是:基层民主制度

138、我国现行的政党制度是: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

     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的关系是:执政党与参政党的关系

139、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的核心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140、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要求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14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第一次提出是在:党的十七大

142、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

社会主义公民,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143、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两个方面,

思想道德建设要解决的是: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

教育科学文化建设要解决的是:提高整个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现代化建设的智力支持问题

144、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145、思想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灵魂,决定着它的:性质和方向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原则是:集体主义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是:为人民服务

     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思想道德建设提供了基本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

146、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大任务的第一次提出是在:党的十七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147、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是在:2004年9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

     指导和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纲领性文件是: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把构建和谐社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奋斗目标之一,把它写进了党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148、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人为本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工作方针:科学发展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工作动力:改革开放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体是:人民群众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巩固执政党地位的:社会基础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推进社会建设的重点是:改善民生

149、当今时代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

     当今时代的发展趋势是: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

     当今时代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是: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150、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我国对外政策的根本立场是:独立自主

     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应当把:维护国家主权和国家利益放在首位

     我国处理国家关系的基本准则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我国外交工作的基本立足点是: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

151、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对我国外交政策目标的新理念是: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建设和谐世界。

152、“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起初是为了解决:台湾问题

    “一国两制”构想,在实践中首先运用于解决:香港问题

    “一国两制”的前提是: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153、台湾问题的本质是:中国的内政问题

     在台湾问题上,我们的立场是:争取和平统一,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首次以“台湾回到祖国怀抱,实现统一大业”来代替“解放”台湾的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

154、被邓小平称赞为“一部具有历史意义和国际意义的法律” “是一个具有创造性的杰作”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澳门回归祖国标志着:外国人占据和统治中国领土的历史彻底结束

155、系统阐述中国共产党对台政策的纲领性文件是:江泽民提出的八项主张

156、2005年3月,针对民进党当局的台独分裂活动,胡锦涛提出了“四个决不”的方针,即: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决不动摇;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

157、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依靠力量是:人民群众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依靠的基本力量是: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  

     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是:工人阶级

     中国工人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是:农民阶级   

     改革开放以来新出现的社会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 建设者

158、社会主义民族问题的实质是:各族人民在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人民内部矛盾

     中国共产党的三大民族政策是: 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

     我国各族人民的最高利益是:民族团结与合作

     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是: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59、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基础是:社会主义和爱国主义

     新时期统一战线的核心问题是:坚持党的领导  

     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性质从根本上说是:社会主义的

     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    

160、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中的领导地位是由:党的性质决定的

     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前提和保证

     为了坚持党的领导必须努力:改善党的领导

     新时期党的建设中面临的两大历史性课题是:进一步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不断增强党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2004年9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提出的执政理念是:“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2021年广西成人高考指导报名入口(考生点击报名)
广西成人高考信息可咨询在线招生老师电话:18070946763(微信同号)
标签:

加微信,及时获取成考资讯






资讯排行

成人高考报名学校

网站首页 | 高升专专业 | 专升本专业 | 高升本专业 | 成考资讯 | 成考答疑 | 关于我们 | 网上报名 | 自学考试 | 网络教育 | 成人高考 | 招生简章 | 招生院校 | 高升专 | 专升本
咨询电话:18070946763 地址:南宁市青秀区民族大道89号金禄大厦10楼C座 Copyright@2017-2018 广西南宁市庆达教育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备案号:桂ICP备16009302号-4
技术支持:南宁烟寒网络公司